李长安
“马上就办”,是一种值得提倡的工作精神和实干作风。然而,近日媒体调查发现,在一些部门和基层干部的实际工作中,有的“马上就办”表态快,但落实解决无行动、无效果,甚至不惜“临时抱佛脚”造假搪塞,“马上就办”成了应付检查的“挡箭牌”和搪塞群众的“口头禅”。
“马上就办”为什么雷声大、雨点小?有基层干部调门高、行动少、落实差的原因。平时个别干部做事拖沓扯皮,但表起决心来一点不含糊,“收到”“立即执行”“敬请放心”……在这些干部看来,事情会不会办、办不办得好,那是能力问题,先表个决心、抢个“沙发”、给领导留个好印象再说。殊不知,“马上就办”如果只有雷声,积弊就会滚雪球,老问题没有解决好,又添新问题,以致小事拖大、大事拖炸,让群众获得感、满意度大打折扣,不仅背离了为民办事的初衷,更严重损害党员干部队伍形象。
“政贵有恒,治须有常”。基层是抓落实的前沿阵地,上级部门既要督促基层干部锤炼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,说实话、办实事、求实效;也要给基层干部充分的时间和精力去抓落实,多一些现场走访调查,少看材料汇报。对于基层确实不好解决的问题,要及时多方协调财力、人力进行帮助。从机关到基层要上下同欲,大力营造真抓实干的工作氛围,让基层干部念好一个“实”字、写好一个“干”字。唯有如此,“马上就办”才能掷地有声,落地见效。